落地農文旅商深度融合,一定要掌握的3個核心思維!
獨具特色的“流量密匙”,推動鄉村振興駛入快車道。大力推動農文旅商深度融合發展,是扎實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途徑,要在緊抓農業優勢的同時,加強文化賦能和旅游帶動,實現新的商業模式,更好地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。
農文旅商深度融合是一種新型的產業發展模式,可以理解為“農業+文化+旅游+商業”,但這不是四者的簡單結合,它是以農業產業為發展基礎,文化為發展靈魂,旅游休閑為發展形式,商業為業態模式,形成優勢資源互相結合、效益相互促進的新業態、新模式。
牛云老師表示,農文旅商的本質是農業的商業化,廣告公司新價值是傳統農業向商業化轉型賦能的服務價值。而農業向商業化轉型需要具備這4個要素:品牌、渠道、團隊、服務。商業化最大的價值是“賦碼”,將農產品升級為數字品牌,結合線上線下渠道,助力農產品出村進城。
農文旅商深度融合具體如何操作?如何更有效地推動農文旅商融合發展?近日,牛云老師提出“農文旅商深度融合核心思維”,助力百業在農文旅商賽道中,擴大傳播效應,實現品牌升級,通過智慧型廣告把游客轉化為農產品的消費者和文化的傳播者。
農文旅商深度融合的核心思維具體為:
如何理解這個概念呢?農產品不僅僅可以作為食物售賣,更應該成為文化的載體和介質。以山東圣川食品科技的“齊魯牛蒡 圣川有禮”為例,利用“技術營銷”工具,結合天通文創打造的圣賢孔子IP,將傳統包裝升級為智慧型包裝物,打造一系列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創創意的IP產品,展現其山東的自然美景和深厚文化,推動鄉村旅游業的特色發展,通過升級包裝,不但拓寬了營銷渠道,也進一步傳播了中國傳統文化,為助力山東文化傳承與創新發展貢獻力量。
|牛蒡智慧包裝物
比如:手繪文創旅游地圖,正面是手繪景區導游圖,背面是購物指引圖,通過“文創+地圖+購物+復購+代言人”模式,用“技術營銷+文創賦能”打造智慧旅游景區,充分挖掘當地景點資源,融入歷史名人IP,引導游客購買農牧特產,把游客變成代言人,讓游客成為傳播分享的渠道,助力當地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。
這張天水市手繪文創旅游地圖,為大家推薦了天水“非去不可”的景點,如天水古城、伏羲廟、卦臺山、大地灣遺址、女媧祠、麥積山等主題線路,羅列以“文、旅、農、商、創”五大板塊區域,囊括天水五大文化、天水旅游線路、天水農商土特、天水特色文創等詳細攻略。
游客掃碼即可了解天水的本地特色和地方文化,豐富的引導內容,為消費者提供一站式信息服務,也將其變為了景區、產品和品牌傳播裂變的渠道。可謂是一張地圖在手,不用攻略也能玩轉天水市。
用文創傳播中國傳統文化,用文創講述城市故事。我們可以利用“技術營銷+文創賦能”思維實現文創的數字化升級,助力打造更符合公眾需求的文旅新產品,有效傳承和弘揚當地文化屬性,還能提升農產品的文化價值和市場吸引力。
比如,天通文創圍繞關公文化,并且結合三國歷史,設計出折扇、立體畫、書簽、抱枕、變溫馬克杯、魔方、華容道、手機殼、香囊、手串等國潮文創產品,讓歷史中的人物通過設計創意具象化,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個性特色的文創周邊。既具有城市文化底蘊,也是傳統文化的傳播載體。
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【10000+快印客合作店案例】